从役用工具到商品肉驴,小毛驴属性作用在改变;从活体交易到精深加工,驴产业发展模式在升级。
驴走关山,当风嘶鸣。作为全市畜牧业八大产业化链条之一的肉驴产业,其养殖规模在稳中有进,其驴肉制品加工能力在不断提升,其驴皮资源畅销“山东东阿”备受认可,其“关山驴”的品牌影响力与日俱增。这一切,让阜新肉驴产业成为建设畜牧业强市的重要驱动力。
驴产业的发展升级,从阜新“绿鲜原”牵手山东“东阿阿胶”中可见一斑。
龙头企业在舞动
发展肉驴产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可或缺。
繁育→ 养殖→ 屠宰→ 加工→销售,坐落在新邱区长营子镇阿金歹村的阜新绿鲜原驴肉食品有限公司,集肉驴繁育、饲养管理、屠宰加工于一体,成为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下,绿鲜原公司指导、扶持农户养驴,农户出栏商品肉驴由公司以市场价格回购。有此模式,为绿鲜原公司“代养”肉驴的农户不在少数,发展开来,实现了从订单养殖户到企业再到产业发展的共赢。
初冬时节,来到绿鲜原公司养殖基地,一头头体型健硕的毛驴悠闲地嚼着草料,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驴舍宽敞又干净…… 在这里,毛驴身姿挺拔,俨如高头骏马。毛驴来回走动,蹄下发出脆亮的“嗒嗒”声。
这样的场景,让绿鲜原公司总经理程露海不无得意地说:“肉驴存栏量1100余头,单体养殖规模东北最大,我是名副其实的大‘驴倌’!”
正是有此规模,绿鲜原公司才长袖善舞,推动肉驴产业链条延伸拓展。
走进绿鲜原公司屠宰车间,工人们紧张地忙碌着。在肉制品加工车间,一袋袋冷鲜驴肉包装好后,送进了冷藏库。院内,一辆辆货车整装待发……目前,绿鲜原公司生产的冷鲜冻驴肉及酱、卤等系列驴肉制品,远销大连、北京、上海等地,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
正是有此实力,绿鲜原公司才在肉驴产业化上舞动“龙头”,进而吸引山东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抛来橄榄枝。
众所周知,阿胶是传统的滋补上品,长期服用可补血养血、美白养颜、抗衰老、抗疲劳、提高免疫力,适用人群广泛。而阿胶的熬制,是以驴皮为主要原料。可以这样说,阿胶品质地道,系于驴皮质量上乘。
在“东阿阿胶”采购驴皮过程中,他们寻觅到了阜新“关山驴”。结果一经使用,可谓如获至宝。
为什么阜新“关山驴”驴皮受到“东阿阿胶”充分认可?程露海一语破的:“特色是关键。阜新地理维度处于适宜养殖核心区,产出的肉驴独具特色。”正因如此,“东阿阿胶”于日前与绿鲜原公司签订协议,对阜新“关山驴”驴皮敞开收购。
程露海进一步解释道:“我们同‘东阿阿胶’是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合作会持续深入发展。”
这意味着,阜新肉驴产业化发展增添了新的助力。
“关山驴”“鸣”声在外
小毛驴,大产业。客观地说,这是我市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经济现象。
转型首要之务是发展接续替代产业。有效利用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发展,进而打造畜牧业强市,这是阜新转型发展一大方略。
具体到驴产业发展,我市则是基础条件齐备。从全国来看,优质地方驴品种主要分布于黄河以北广大地区。阜新地处北方,四季分明,日照充沛,雨热同季,适合农作物生长和畜牧养殖。从毛驴来说,作为草食家畜,其适应性和抗病力很强,易于饲养管理。还有,我市人均耕地多,农作物秸秆数量大,养驴饲草资源丰富。以上这些,为我市发展驴产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但要实现从役用驴到商品驴转化,打造肉驴发展产业链条,还是一篇有学问的大文章。
这当中,政府“有形之手”发挥引导作用至关重要。为此,市畜牧兽医局等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 抓基地建设,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帮助农户贷款、为购买种驴农户给予部分资金支持等形式,我市扶持建设了一批肉驴生产示范乡镇、村(屯)和示范大户。目前已建成阜蒙县大巴、旧庙和彰武县冯家、丰田等20 个肉驴基地乡镇,这20个乡镇肉驴饲养量占全市总量的60%以上。特别是2008年以来,利用省扶持养殖小区政策,全市建成了15个饲养规模200头的肉驴养殖小区。
—— 抓品种改良,培育肉驴品牌。肉驴品种改良和培育是地方发展肉驴产业的切入点。我市通过引进“德州驴”、“广灵驴”等优良品种,对本地驴进行改良,再培育地方品牌。经过十几年的选育,培育出体形、外貌和生产性能独具特色的阜新“关山驴”。
—— 抓龙头企业,引领示范带动。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是产业发展的一大动力。目前我市已建成两大肉驴加工企业。一个是位于新邱区的绿鲜原驴肉食品有限公司,年设计屠宰加工能力3万头,现日屠宰30头左右;另一个是位于阜蒙县大巴镇的“大兴肉业”,年设计屠宰加工能力3 万头,现日屠宰30头左右。
—— 抓专业市场,拓宽销售渠道。毛驴引颈嘶鸣,人群熙熙攘攘,这是大巴镇牲畜交易市场上司空见惯的景象。该市场填补了阜新地区无大型牲畜交易市场的空白,为肉驴养殖户和经纪人之间搭起了交易平台。自市场开张以来,到此交易客户是越来越多,现已辐射内蒙古、黑龙江、河北、山东等地。
—— 抓服务保障,提高饲养水平。为了把肉驴产业发展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我市组建了市肉驴产业化办公室,指导协调肉驴产业发展。县区也相应成立了专业技术指导小组,深入基层,加大对肉驴饲养户的技术指导,并推广综合配套技术,加强对肉驴改良站输精员的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
一系列举措,换来的是全市肉驴产业发展兴旺。目前,全市肉驴年饲养量32万头、出栏量14万头,人均肉驴饲养量和出栏量位居全省各市之首。
但相对来讲,有形资产易得,无形财富难求。现如今,“关山驴”的品牌价值,铸就出阜新这一区域特色产业的“烫金名片”,成为助推肉驴特色产业升级发展的内在动力。
向深加工要效益
一头驴直接卖,利润不过千元左右,若加工成酱驴肉等食品,效益可增加3倍。用市场经济眼光审视这些数字,就会感知深加工在肉驴产业化上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实事求是地说,阜新的驴产业深加工,尚处在产业链“价值曲线”中低端,亟待掘金深加工,实现更大附加值。
对此,程露海并不讳言。他说,“绿鲜原”目前的深加工尚不完善,仅是对驴肉进行生产加工,像驴蹄、驴耳朵、驴尾巴等,还没能综合利用,客观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事实上,驴浑身都是宝。驴皮可以熬制阿胶,驴骨可以提炼骨粉,驴奶价值也很高。资料显示,驴奶与人奶极为相近,营养成分比例几乎占人奶所含成分的99%,是人奶的最佳替代品。驴奶中富含的“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具有滋润皮肤的功效作用。另外,就连驴尾巴,也可以用来制作刷子等生活用品。
不过,随着牵手“山东东阿”,在其“全产业链”发展理念启发下,绿鲜原公司进行肉驴产业深加工的步伐会迈得更大。
程露海表示:“在深加工领域持续深挖,加大产品的细分程度,把阜新‘关山驴’的营养和价值向更大范围推广。”可以乐见,绿鲜原公司将在肉驴产业化上来一番深耕细作。
而这,恰恰是建设畜牧业强市的应有之义。
市畜牧兽医局相关负责人说:“驴产业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较高的产业。推进肉驴产业化,是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促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他表示,“要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推进’的原则,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实现养殖现代化、开发综合化。”
通过以上不难看出,一头小毛驴,既关乎养殖户腰包,也影响畜牧业大势。
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号角已吹响,建成辽宁省畜牧业强市目标实现也为期不远。值此之际,不断迸发阜新“关山驴”的活力,正逢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