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中国首次主办G20的“主场年”,作为G20框架内以工商界为主体的活动的B20是各国政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设立的重要全球性工商合作机制。9月3日,G20最受瞩目的一场“重头戏”B20峰会在杭州隆重举行。
在峰会现场,如新集团大中华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暨业务支持及法规高级副总裁李潮东接受了海外网的专访。他表示,面对全球经济发展低迷的状况,“中国方案”值得期待。在解决全球经济失衡和贸易保护主义方面,中国给出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
李潮东:谢谢,很高兴在此接受你的采访!
记者:G20作为全球经济合作主要平台,历年峰会的举办都受到全球瞩目,您作为一家跨国公司的企业家,您眼中的G20是什么样子的呢?对于G20您肯定有一些独到的看法,能跟我们分享下吗?
李潮东:我想,每个人眼中的G20都有各自的不同点,因为每个人关注的重点不一样。在我看来,如果想要真正认识G20,就不得不从G7谈起。G7即七国集团,上世纪70年代,为应对货币危机和经济危机,西方主要工业国法、美、德、日、英、意六国领导人在法国举行首次最高级经济会议,次年加拿大加入,形成了七国集团。从组成G7的成员国来看,它囊括了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因此被形象地喻为“富人俱乐部”,同时控制着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走向。1998年俄罗斯正式加入,于是形成了八国集团(即G8)。
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正是这场危机发生让西方国家认识到,解决国际金融问题离不开有影响的发展中国家的参与。于是,1999年G20即20国集团应运而生。
事实上,20国集团建立最初是由美国等七个工业化国家的财政部长在1999年6月的德国科隆提出的。成立的目的是防止类似亚洲金融风暴的重演,促成有关国家就国际经济、货币政策进行非正式对话,维护国际金融和货币体系的稳定。当时,20国集团会议只是由各国财长和各国中央银行行长参加,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体系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二十国集团首脑会议由此开始进行,由此取代了之前的八国首脑会议和20国集团财长会议。
2008年的那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让G20的重要性开始凸显。当时,美国、欧盟和其他发达国家在金融危机后陷入经济衰退,单靠自身根本无法抵御危机,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庞大外汇、内需和消费市场,让它们看到了走出经济泥潭的希望。此外,如今的G20国家几乎包揽在所有国际性经济或金融组织中,如世界贸易组织(WTO)中包含G20中的18个经济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d Bank)中分别包含G20中的全部经济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包含G20中的10个经济体,亚太经合组织(APEC)包括G20中的9个经济体。可见,G20国家在全球经济框架下的分量和影响,因此,它对世界经济的强劲、持续增长具有不可推卸的国际社会责任。
不仅如此,通过对比七国集团和八国集团,我们不难发现G20的独特之处。首先是代表性。G20构成兼顾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不同地域的利益平衡,人口占全球的2/3,国土面积占全球的6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的90%,贸易额占全球的80%,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5%。可以说是全球经济的代表。其次是相对平等性。G20在应对国际事务中采用协商一致的运作原则,新兴市场国家在相对平等的地位上与发达国家就国际经济金融问题进行对话。最后是具备引领性。每年的G20峰会都会通过一系列应对国际经济金融问题的重要决策,对世界经济的未来走向起着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