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垄断风暴仍在持续,8月20日,发改委宣布,对日本12家零部件和轴承生产企业罚款12.354亿元,这是中国反垄断调查以来开出的最高金额罚单。而继9月2日对浙江保险行业开出1.1亿元罚单后,9月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吉林三家水泥企业进行反垄断处罚。这是我国反垄断首次对水泥企业进行处罚。而半导体、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或将成为新的反垄断审查目标。
据中新网的报道,9日,国家发改委对吉林三家水泥企业开出1.14亿元的反垄断罚单。近期中国反垄断不断扩围,频率也呈增强态势。据统计,去年初以来,我国开出了6张上亿元的反垄断罚单,罚金总计将近30亿元。
发改委“动刀”水泥垄断
中国反垄断再出重拳。9月9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发出公告,吉林省物价局对吉林亚泰集团[0.23% 资金 研报]水泥销售有限公司、北方水泥有限公司、冀东水泥[0.11% 资金 研报]吉林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会议和签订协议,商定区域水泥价格及执行政策。责成吉林省物价局对这三家实施价格垄断的水泥企业依法罚款共1.1439亿元。其中,对亚泰公司处以罚款6004万元,对北方公司处以罚款4097万元,对冀东公司处以罚款1338万元。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竞争法研究中心主任时建中表示,处罚力度还可以再大一点,因为这些企业的行为比较恶劣,而且没有吸取过往被罚企业的教训。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则表示,对这三家企业的处罚力度拿捏得比较准,在初期,处罚额度不要太高。
发改委给出的处罚额度不高的解释是,考虑到我国水泥产能过剩的情况,上述三家公司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持续的时间不长,对市场竞争的损害限于一定的区域范围。
去年以来开出30亿罚单
据统计,自2013年年初以来,中国反垄断调查和处罚不断扩围。2013年1月4日,国家发改委对LG、三星、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等6家彩电企业处罚3.53亿元。2013年3月19日,发改委对茅台和五粮液[-0.58% 资金 研报]出发了4.49亿元。2013年8月7日,发改委对美赞臣、多美滋、合生元[-1.43%]、雅培、富仕兰和恒天然等6家奶粉企业处罚6.69亿元。2013年8月12日,老凤祥[1.37% 资金 研报]、老庙、亚一、城隍珠宝、天宝龙凤等五家金店因价格垄断被罚1009.37万元,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被罚50万元。2014年8月20日,发改委对住友、矢崎、精工、电装、NTN和捷太格特等12家日本汽车零部件和轴承企业处罚12.35亿元。2014年9月2日,发改委对浙江保险行业协会和23家省级保险企业处罚1.1亿元。加上9日发改委对三家水泥企业的罚单,自2013年年初以来,中国反垄断已经开出了约29.4亿元的罚单。
另据华夏时报报道,据了解,被发改委开出12.354亿元最大反垄断罚单的12家日企均回应称将尽快整改。
“自今年7月份以来,持续3年的汽车行业反垄断调查逐步升温,捷豹路虎、奥迪、克莱斯勒、宝马等一批跨国汽车制造商相继宣布整车或零部件降价,以回应反垄断部门的调查。”著名IT专家王逸安说,更应该加大反垄断的理应是微软公司。
事实上,国家工商总局9月1日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对微软公司副总裁陈实以及相关问题进行反垄断调查询问,并要求在20日内做出书面说明。就此,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目前针对微软的反垄断调查工作正在深入。
“此次调查源于企业的举报。”张茅说,直到一年后的今年6月,工商总局对微软进行立案调查。记者致电国家工商总局得到的回应是,的确对微软中国四个经营场所进行了反垄断突击检查,查封了部分文件和两台电脑。
“中国反垄断部门对微软正进入最为关键的阶段,或开出历史性的巨额罚单。”王逸安分析称。
一视同仁
并不意外的是,中国在反垄断调查的同时,却遭到了国外机构的抨击。
继中国欧盟商会8月批评外企在中国反垄断调查遭遇不平等待遇后,中国美国商会9月2日发布报告称,在华外国企业日益感到自己成为中国《反垄断法》和其他法律行为的靶子,并威胁可能会减少投资。
今年8月,在中国宣布对包括奥迪、奔驰等外资车企进行反垄断调查时,中国欧盟商会曾发表一份措辞相对严厉的声明。该声明称,中国反垄断调查中可能存在“调查外资企业不平等待遇”的情况。
记者在采访中也有业内人士质疑,按照之前的反垄断案例,如果微软愿意主动认错的话,协商处罚在金额上应该会有所减少。但另一方面,一向财大气粗的微软却无惧中国的反垄断调查,并在华连续发布新品向中国示好。
但有数据表明,微软操作系统在全球PC市场的占有率超过了98%,占有绝对垄断地位。即便针对中国市场微软涉嫌垄断在于盗版系统泛滥,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云庭则认为:“即使有很多盗版,微软也是垄断的。”
国家发改委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多次表示,无论是内资、外资,还是国企或者民营,只要违反反垄断法,都会去调查。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近日称,6年来,接受反垄断调查的企业既有中国企业,也有外国企业。张茅近日也表示,今年共受理了9件反垄断案件,涉及外、内资企业。
梳理此前的反垄断案例看到,中国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始终如一:不只是中国电信[0.59%]、联通涉嫌垄断案,还有茅台、五粮液反垄断案均为中国企业;而乳粉企业垄断案既罚了美赞臣等洋品牌,也罚了合生元等中国企业。近日,发改委对浙江保险行业开出了1.1亿元反垄断罚单,相关外企因未参与其中而置身事外。
李克强:反垄断调查外企仅占10% 绝无选择性
据京华时报的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天津应邀同出席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的200多位全球顶级跨国公司负责人和研究机构、新闻媒体等各界代表对话交流。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主持对话会。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向李克强提问,今年年初以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反垄断的调查力度,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在若干场合也曾经公开表示,反垄断调查并不是针对外国企业,但许多外国企业对中国经商环境产生了担忧。您能不能让他们放心呢?
李克强说,我也确实感到担忧,就是你们为什么要为此而担忧?我希望在华的外资企业遇到什么问题,你们可以直截了当地向中国政府提出来,我们愿意为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说到反垄断调查,中国2008年就已经立法。近一年多来,我们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同时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目的是要营造一个给企业松绑、宽松又可以公平竞争的环境。不仅仅有反垄断调查,我们还加大打击窃取商业秘密、侵犯知识产权、搞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等行为的力度。这些措施绝不是针对某类企业,或者说是有选择性的。据我了解,反垄断调查所涉及的企业,外国企业只占到10%,这说明并不是针对某个方面企业的。
国际一些主要媒体就此问题表示关注,因为我们进行的事中事后监管加大了透明度,被外界予以更多关注,有的甚至被炒作。实际上,我们推进的包括反垄断调查在内的事中事后监管是依法、透明、公正进行的。不仅如此,它也是有利于中国扩大开放,就是要让更多的外资、外国产品愿意和敢于进入中国,因为有公平的竞争环境。
“反垄断选择性执法”说法不公平、也非事实
自从中国开展反垄断调查以来,不时有外界声音称,反垄断是选择性执法,只针对外企。中国欧盟商会和中国美国商会近期相继表示,外资企业在中国反垄断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然而,随着中国反垄断执法不断推进,这种说法越来越站不住脚。
2008年8月1日以来,《反垄断法》已经实施了6年。最近被处罚的企业从数量和处罚金额看,国内企业都不比外资企业少。白明表示,从国家的反垄断调查和发改委的处罚来看,根本不存在任何的选择性或针对性。不论中资企业还是外企,只要中国的土地上存在垄断行为和事实,违反了公平竞争,就应该调查和受到相应处罚。
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表示,《反垄断法》实施以来,接受反垄断调查的企业既有中国本国企业,也有外国企业,并非只针对外国企业。在反垄断法面前,所有企业一律平等,不存在“排外”的情况。
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与反垄断局局长许昆林日前也表示,对所有市场主体同等对待,这是《反垄断法》的精神,也是执法始终坚持的原则。执法只从垄断行为出发,不管主体性质如何,只要实施了价格垄断行为,都会被一视同仁查处,目的是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不会因企业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欧洲百余汽配商挺中国反垄断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9月10日报道,在中国采取措施松动汽车制造商对国内汽车配件市场的控制之际,欧洲汽配商对此举表示支持,它们称北京应当利用反垄断法来为消费者压低汽配价格。
在中国欧盟商会9月9日发布的一个建议书中,逾100家欧洲汽配商表示,车企控制着配件市场和其他售后服务,导致经销商和消费者支付的价格高于其他地区的市场。建议书称,零部件的供应完全受车企控制,只售往其授权的经销商店,导致零部件价格过高,且迫使分销商普遍需要承担维持汽车和零部件库存的负担。
建议书称,汽配商可能会害怕报复性商业行动,因此在面临限制性操作时不愿发布非保密声明或投诉。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0日报道,欧洲汽配商称,在华经营的车企强迫它们签署的排他性协议违反了中国《反垄断法》,抬高了备件价格。
这些新指控加大了在华跨国车企的压力,这些企业是中国监管机构持续已久的一项反垄断调查的对象。
参与起草上述报告的一名汽配行业高管不愿指认要求达成此类排他性安排的跨国车企,但称“这是一个普遍话题,我们希望有关部门加以解决”。
反垄断未来或更频繁
“过去,我们只针对个别典型和情节严重的企业和案例。”白明介绍,以前由于执法能力和制度不够健全。经过6年的经验积累,反垄断执法会越来越完善。反垄断执法在维护市场秩序和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消费者权益上将发挥更大作用。
对于,未来反垄断执法的力度,白明认为,不管是反垄断调查还是处罚,未来肯定会比之前更加频繁,可能会大规模地开展。这一点,从反垄断调查从彩电、奶粉、白酒再到汽车、保险和水泥行业的违法企业,可以看出中国的反垄断行业和企业在不断扩围。
近期反垄断处罚不断,赢得了民众的叫好。但也有不少民众呼吁,对水电、石油、天然气、通信、银行、房地产等行业进行反垄断调查。专家分析,一方面这些领域跟人们生活紧密相关;另一方面这些领域多数是行政垄断。
时建中分析,确实中国反垄断进入了新常态:不管任何的行业或者企业,只要存在垄断行为就会纳入反垄断调查和处罚。但他指出,反垄断进入新常态后,执法力量和执法水平需要加强。反垄断处罚力度也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根据企业违法行为对竞争者和消费者利益损害程度依法、按比例原则查处。
反垄断下一步或查医疗业
据新京报的报道,近期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反垄断动作频频。最近消息显示,半导体、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将成为新的反垄断审查目标。
据商务部网站日前披露,9月1日至3日,商务部反垄断局郑文副局长带队赴上海进行调研。“将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深入了解半导体、医疗器械等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状况。”
从去年至今,由国家发改委主导的反垄断调查一直持续,并且已经涉及汽车、眼镜、液晶面板、奶制品、白酒等多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