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科普作家方舟子的一篇《叫板科技部的上海交大教授赵立平就是大忽悠》的微文在网上广泛传播,引起了热烈讨论。科技部的审查机制是否科学、方舟子先生对于赵立平教授肠道菌群研究的判断是否科学,对于这些问题,相信会有科学界的大牛来解读,笔者倒是认为,社会应当给予我国营养保健食品企业介入科学研究领域的稚嫩尝试更多的耐心。
保健品企业投入科学研究的尝试不能停
长期以来,缺乏科学基础甚至是用伪科学来忽悠消费者,是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屡被诟病的重要原因。要想改变这种认识,惟有科学与执着,但这两种精神,却恰恰又是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最欠缺的。
当前,伴随着食品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营养保健食品占据了食品产业供给侧的最高端,公众对于营养保健食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伴随着法规的完善,监管的强化,营养保健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大幅下降,消费者对于营养保健食品的诟病不断减少。可以说,当下我国的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拥有了空前的幸福感。但要把幸福感变成获得感,依然需要行业付出巨大而艰辛的努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营养保健食品行业面临着升级——把职能部门的严打行动升级为有效监管,把企业的遵纪守法升级为规范自律,把消费者的热情关注升级为科学消费,支撑实现这些升级行动的,应当是科学的精神。民以食为天,食以健为优,健以效为本,效以科为行。营养保健食品是食品序列当中的精英,因为其具有健康的功效。而成就营养保健食品功效的,应当是其科技内涵。
然而,当前我国营养保健食品行业的现状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科技含量不足。由于从业人员科学素养偏低,难以把有用的健康知识传递给市场,由于产品科技含量低下,卖产品更多的是依靠含有一定不实成分的宣传。科技,在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中,甚至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用于包装的概念,科学的精神还没有沉浸到整个行业之中。
要改变这种状态,政府需要用优化的政策向行业注入科技创新的动力,企业需要用长远发展的心态积极研发和储备具备真正科技竞争力的产品,科技部《营养功能性食品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创制研究》项目可以说顺应了相应的社会需求,体现出了相应的政策导向。
在其他领域,比如医药工业领域,企业参与科学研究甚至是成为科学研究的主体,甚至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但在保健食品领域,完美与行业专家合作展开某个专业领域的研究的尝试应当算得上是当凤毛麟角。笔者认为,不能因为研究的内容是保健食品,或者参与者有保健食品企业,就戴上有色眼镜。质疑它不科学,要允许它用科学的研究来摘帽,否则它就永远只能不科学下去。
当然,对于具体的项目的科学性需要科学家来判断,但笔者希望社会对于保健食品企业参与科学研究给予更多的鼓励。全社会应当创造一种鼓励保健食品企业参与科学研究的良性空间,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最终甩掉不科学、“大忽悠”的帽子,最终实现科技引领行业进步、科学服务民众健康的良性发展模式。
“十三五”规划中,国家提出了健康中国的发展规划,政府提出了寿命延长一岁的具体目标。实现规划完成目标,营养保健食品行业无疑承受着最为有力的担当。可以肯定,未来的营养保健食品行业会有空前规模的发展,信守执着,弘扬科学,当是行业振兴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