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记者发现,原本每天勤勤恳恳刷屏卖货的一些人,不再关注于商品,而是改招代理下线,从晒商品图片改为晒提成佣金。
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微商热已成为互联网思维接地气的一种表现。可是随着诸如假面膜等媒体的报道和披露,微商正面临着口碑直线下降的现状。我们可能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神一样存在的万能朋友圈,动不动就是“月收入十万,年收百万不是梦”的宣传口号,广招代理发展下线,在微商一片火热的繁华背景下隐约感到些许传销的影子在晃动。
从“朋友圈杀熟”卖面膜,到朋友圈拉人做代理,从做熟人生意到发展下线找代理,不断变化的微商经营模式,怎样发展成布下传销的陷阱,“微传销”如何浮出水面,如何辨别“微商”与“传销”,是我们需要了解的课题。
微商发展到现在,遇到一系列瓶颈,都是需要不断克服的难题:一方面朋友圈人数有限,人脉资源用尽,而重新建立信任度时间成本又太高;另一方面朋友圈里狂刷屏打广告造成审美疲劳,使人们对微信新鲜度消失了,甚至一看到这类宣传就觉得厌恶反感。此时,由于微商存在天然的漏洞,不断寻找出口的微商,就很容易被传销染上病毒,出现“微传销”事件,带来恶劣影响。
由于政府对传销打击力度加大,传销形式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其中借助网络掩护,为传销提供土壤,微商以形似传销的方式进行交易的行为,即是“微传销”。最近央视曝光的“亚洲催眠大师”案就有明显的“微传销”成分。“微传销”能够存在,离不开虚假的技术手段支持。为了使产品可信度增加,个别微商通过如微信对话生成器、订单生成器和转账生成器等造假软件,在微信圈里自说自唱地杜撰聊天和转账记录,伪造支付宝交易记录,从而增加销量获取收入,形成“伪造的火爆”,布下传销的陷阱。
为了避免上当,慧眼识别“微传销”,最重要的是弄清“微传销”的特征。“微传销”具有以下显著特征:1、收取入门费。微商通过发展下线提人头费是“微传销”的典型特征,他们把“一起发财”和心灵鸡汤混在一起,采用分级代理制度层级挣取差额费;2、商品实际价值低,价格虚高,价值与价格不能等值;3、商家只关注“卖”不关注买,不重视产品流通。销售者作为消费终端,对于产品质量及其售后服务均不负责,产品售后追责难;4、分等级销售。成为代理后,可以发展次级代理,每个层级代理拿货价格不同,赚层级差价得到的收入远高于直接销售;5、使用虚假推广、诈骗的手段获取利益。掌握这些信息,我们在乱象丛生的微信圈里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被传销的可能。
“微传销”如此猖狂,严重破坏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极易引发恶性事件,最终产生报复性的暴力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遏制“微传销”的火爆情势,需要多方努力和协作。首先,在互联网时代下,禁止传销的条例制定要与时俱进,从网络监管出发,深入微信后台,从产品生产到货物流通,都有严格的监控。其次,微信运营商,作为信息汇总方,要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微信生态环境。最后,建立健全如失信黑名单、差评等制度,对失信者进行曝光。
我们应该看到,“微传销”是在微商发展野蛮时期一种畸形的变种,尽管现在对微商整个行业冲击非常大,但是微商作为创业的新宠,在互联网时代有很大的潜力,一定还会向前发展。